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管理登录
 ■ 首页
 ■ 票据新闻
 ■ 票据法律法规
 ■ 票据法论坛
 ■ 票据民事案例
 ■ 票据刑事案例
 ■ 推荐律师
 ■ 网上咨询
 ■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热门文章

民间买卖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

民间“票据贴现”未入刑,...

不是最后被背书人的持票人...

朱鑫鹏律师

失票救济的技巧——主张已...

骗取、盗窃票据人被追究刑...

除权判决后,持票人又提出...

骗取银行承兑罪的危害性

信用社与公司签订合同“倒...

 
抑制票据融资重在源头控制

抑制票据融资重在源头控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 05:35 中国证券报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 刘晓春
  今年一季度票据融资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039亿元,基本接近去年全年的80%。票据融资增长过快,已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基于目前形势,下一步央行调整票据融资或银行承兑业务的政策是必然的,但如果像市场传言,单纯控制贴现利率的底线,既不符合产品的信用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理,也忽略了票据融资增长过快的"源头",即商业汇票的签发与承兑
 
因此笔者建议从源头上对票据融资进行控制或许更切合实际。
  贴现利率比转贴现利率高的理论基础不存在
  目前,市场的银票贴现利率基本在2.4%左右,前一时期最低已达到了1.92%左右,全国除个别地方外,银票贴现利率早已突破了再贴现利率。
  从产品的信用风险上看,贴现和转贴现同一张银票,到期由同一承兑银行付款,信用风险基本相同,根据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定价原理,两者的利率应当是基本相同的,因而,市场自发地按照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理,在比转贴现利率稍高一点的水平确定贴现利率有其合理性。相反,硬性规定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执行,会导致信用风险相同的银票贴现与转贴现收益差距过大的不合理现象。
  2005年,央行开放了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实行市场化利率。具有银行信用的银票贴现利率完全应该低于基于商业信用的企业短期融资券利率之下,但在贴现利率必须高于再贴现利率的政策约束下,却存在短期融资券和银票贴现利率倒挂的不合理现象。如果贴现利率一定要在再贴现利率之上执行,短期融资券的利率形成机制是不是也应当重新考虑?
  控制商业汇票签发量是调控关键
  2005年商业汇票签发量4.45万亿,较2002年增长了2.84万亿,年末未清偿商业汇票余额1.96万亿,较2002年增长了1.22万亿。银票贴现利率和承兑费用过低是商业汇票签发量增长过快的根本原因,这种影响进而传导到票据融资。在银票贴现利率和承兑手续费都过低的情况下,申请银行承兑和票据贴现成为企业降低财务成本的必然选择,一些银行出于提高保证金存款的目的,也热衷于承兑业务。前期市场的贴现利率已低于了半年期存款的利率水平,如果企业按100%的保证金比例申请银行承兑商业汇票,然后持票人再申请贴现的话,承兑的综合费用与贴现的利息支出基本等同,甚至于低于贴现的利息支出。这其中有"文章"可做,不排除保证金存款的虚增。因此,笔者建议从源头上控制票据的签发量或许更为有效。
  由于承兑银行承担了票据业务链中的所有信用风险,但收益远低于银票贴现,因此,需要提高承兑手续费的比例。但确定一个合适的费率是一个难题,同时,单纯地提高承兑费率,会增加期限较短的票据的承兑费用,抑制短期商业汇票的签发,因而最好采取组合方案,在适当提高承兑费率的同时,再配套其它的措施,例如规定 商业银行未清偿的承兑余额与存款的比例不超过一定的上限,或者规定保证金存款不计入存款余额等。如此调整,一方面能够起到抑制票据融资过快增长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银行承兑业务的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的问题。
 

添加:2007/9/26   录入:zhuxinpeng   人气:1068
<< 后退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电话:021-50373167 传真:021-68553233   手机:13774285826
上海市静安区恒丰路600号机电大厦A502-508 上海融盈侓师事务所   邮箱:zxp62108@yahoo.com.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公司法律网  版权所有.沪ICP备07024140号
网站浏览: